考慮事情的特殊性,經再三斟酌,敲定客人親戚的範圍,並與早些時候決定席的菜品與價格小舅最後辦十個底桌的席。 一張低矮的四方桌就是禮房是,兩個人,一人收錢,一人記錄賬目。時下朋情大體二百元,除此以外也有一百元的。人情來往,互相捧場,花錢算是吃飯了。 農村人情來往一年不少,婚喪嫁娶,加上親戚眾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活動。有時逢國慶五一大日子,往往有好幾戶來往,人少的分身無術。人不能親自去吃,捎禮是必須要到的。 禮房前來兩位穿著明顯異於農村打扮的人,訂禮。稍年長的人掏出一遝人民幣,抽了一張一百元麵值,說:“訂2個,1人50”。禮房執筆中年人眼角上移,水筆略遲疑了一下,不清楚這兩人的身份。問:“怎麼稱呼”答:“九裡山::::”其餘聽不清了。禮房中年人筆走龍蛇,記錄名稱,並在金額上用小寫標注50元,怕弄錯了。悄悄打聽才知道這是小舅的老表,遂不說什麼了。不過一桌席除煙灑800元的價格怕是可以連本帶利的吃回來。 近中午時分,所有儀式舉行完畢,正席開始。 為防下雨天氣,酒席擺在簡易大棚下,鋼架支撐,覆上彩條布,夏天遮陽,雨天擋風雨。 我走進大棚,同比較近的親戚坐一桌,共9個人。涼菜先上了8個,牛肉、涼攔豆角,海蜇,調羊肉,滿滿的盤子,比較實惠。一陣簡單的寒喧後,開始動筷,菜味道還不錯。席間,2位本村人開始喝酒,整桌隻他們2人喝,我們把2個涼菜放到他們前麵,供他們消遣。剩餘的菜我們不再勸說,各自為戰。 一人開始舉筷時,群體效應比較明顯,大家緊緊跟進。菜量是比較大的,一桌人根本解決不了。之後炒菜熱菜輪流上桌,肘子、霸王別雞,炒肉絲,整雞、整魚等傳統還不錯的菜擺滿了桌子。之後氣氛為之一轉,憂傷過去,有些熱鬧歡快的情緒充滿了簡易大棚。 我國傳統非常有意思,不管是什麼事,一律以吃解決,包括辦理喪事。明明充滿悲傷的情緒,經此一辦,好像悲傷不見了。事主的悲傷在忙忙碌碌中有所緩解。如果是高壽老人,正合適眼下。其它的則好像不妥,不過大家都接受這樣子事實。 悲則悲矣,沖淡一下,不離譜就好。不像有的老人過世,居然請草臺班子跳脫衣舞。在大許鎮,靠近邳縣的一個農業鎮,曾看到更稀奇的事。演員表演過後,立即瘋了一樣鉆井小麵包車,隨即窗口升起一陣陣白色的煙霧,聞起來非常惡心的怪味,好像有點甜,又有膩歪的感覺,讓人不舒服。不過,經打擊,這兩年好多了,各地的風氣有所好轉。之前墻上標語諸如禁止陋習文明婚喪嫁娶的字樣尚未褪色。 酒席接近尾聲,桌上剩餘好多菜,有的菜基本未動。大家互相謙虛一陣,開始用備好的塑料袋打包。老年人盡量給軟些的菜,各人盡量打包自己跟前的菜。本桌還算客氣,有的地方一哄而搶,甚至上菜即打包。這種風俗自2010年前後自茅村鎮檀山興起,打包一時蔚然成風。之前不是這樣子,大多在事主席罷,統一把剩菜整盆送給周圍鄰居親朋。現在好了,不勞主家操心,自行解決了。 應當說,這是農民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說明農民還是很窮,食物貧乏。也不純粹是這樣,從彬彬有禮到哄搶是心態的變化,人心不古,麵子不值錢,實惠是好的,利益把虛偽的禮儀砸的稀巴爛。 二姨夫謙讓了幾次後,把打好包的菜拎到跟前,說:“那我就不客氣了”,隨即轉悠悠的離開席桌。 其實,大席菜很好吃。不屑的人,城裡人一般沒吃過。大席菜什麼味道都有,同淘寶差不多,你的所有喜怒哀樂亂七八糟的需求一律能夠滿足。這種菜對從生活貧瘠的農村走來的孩子印象深刻。一大盆大席菜,總有出人意料的驚喜,最後菜湯都不剩。 隻是現在這種近似哄搶的折菜方式,不予認同。 其實同抽煙也差不多,討厭者厭煩吸煙者製造的汙染,影響環境。抽煙者雖明知汙染空氣,依然怡然自得,同老煙鬼討論時,都說吸煙有害健康,不能吸,但嘴上說的遠不如手上的煙誠實,一棵接一棵。有人說實話,吸煙非常舒服的。 好喝酒的人口頭禪是喝酒難受,不舒服,但是不得不喝,其實這是一句標準的謊話,曾有資深酒友表示,喝酒聞著香,喝著也香,到肚裡也舒服,但是說真話,大家就會說你下財爛。 一語道破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