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寫好每點 生活中,每一次健步,都要一步步走。寫作,也是要寫好每一點,尤其是詩文。 無論寫什麼,首要一點,樹立好立意。每一字,每一行,要圍繞著,表達好一個中心思想。這個要貫穿詩文全篇。 剛從社區以外,走回來,外邊的春風很大。 今天的健步,整體說,認真走了一著,前進中,仔細觀察,為了寫好每一細節。 當觀察到秦皇半島六區時,建築工人早己上工,幾個電遞往新建樓頂走著,河畔老翁也走著,也望著那幾個大鐵塔吊著預製件轉動,繁忙的工地,發出各種響聲。 河畔老翁走動著,心思也勾思著眼下動作。 逢響動,逢活動,詩要跟進,這也是例興公事,日常需要做的事情。 雨水了,季節可再變化,周邊的自然景象也會跟著變。周邊的柳楊樹在變。各種迫迎春花再變化,花蕊成了蜜蜂采蜜的樂園。 河畔老翁推著小孫童向前不停移動。同時,也想著詞曲方麵語句。便創作了一曲散曲小令。 [中呂.山坡羊]秦皇半島甲辰工地畫 文/河畔老翁 迎春工地,抬頭飾麗。秦皇半島街邊記。小童移,詠春基。吟吱扭樂聲聲益。沿小溪河邊徘徊。機,朵孕蕊。薇,正綻奇。 (張可久曲律) 要在推著孫童走時,也要把詩文推出來,當成要認真做好的事情去做,這就是應該做的事情,也是應該宣傳的工作。以前新聞宣傳工作,講究主題,現在寫詩文,寫小說文字也要寫好,生活便是詩文,便是小說。 小散曲,一般小令。《山坡羊》是小令。也要主題立意安排詩文的字行。 河畔老翁推著小孫童,看到秦皇半島處城市建設的場景,覺得季節剛過春分時節,工地建設非常熱鬧,大吊車,輕輕把預製件吊起來,移動起來,一個社區馬上就要建成。 農民開始種地,又到城裡開始建樓,建社區。城市在發展,詩文應該跟進!時代的詩作,就是為城市發展吶喊! 詩文,跟進城市發展的腳步,許多快八十歲的老漢,訐多快八十的老年婦女,甚至八十多歲,快九十多歲的年長者在揮筆寫詩文,何況七旬的河畔老翁。 想到這裡,河畔老翁心裡也拿起筆寫了這首散曲。就是在哄孫童時,在甲辰年春分時節,寫出一曲秦皇半島六區建設的火熱工地建設情景。 隨著年齡漸大,但筆耕不停,學習不停,哄小孫童,不忘創作,不忘為秦皇島詩詞建設城市,不忘為秦皇島散曲鄉建沒努力,添磚加瓦。 不要小瞧,一個詩詞學會的建立,不要小瞧一個詩群的建立,不要小瞧一個詩詞美篇在網群出現,更不要小瞧那些退了休人員,在晚年餘生獻給詩詞。 她(他)們一字,一行,在貢獻自己的餘熱! 尤其,每個無工作,無職業,生活在農村,在不起眼的地方,書寫著起眼的篇章。書寫著年華,為她(他)們大唱贊歌,祝福她(他)們在詩詞路上前進! 當數字,人物,事情的情節等在各時節段,反復表達著一個中心思想。在詩文,小說運行中稱之為“立意”時。河畔老翁一首忙祿中,拈取周邊景色的詩句,便一句句形成了。不能寫一行,寫一字,二三字行吧。有時,心中,吟一字,能記住,則記。忘,就忘了。也不遺憾!凡正,是動腦了。動腦,說明正明腦袋能動,也不吃虧。 主題,文學的叫法是“立意“。最早它曾是一個音樂術語,叫作樂曲中的主旋律。後來被移植到文藝創作及文學寫作中。 現在,叫“立意”。查閱,明朝文人在《詩法》中說,“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對詩文起著製約之作用。沒有立意,或者意不明確,詩文就是一堆材料。立意,則製約著詩文內容。製約著詩文情節的運行。 立意,從社會及事物,情節中藝術觀察,得來的。與時代,社會背景,時代作者政治,政策水平,以及生活積累,藝術觀察現實分不開的。年歲大些的,可能社會經驗豐富些,年歲輕者,會慢慢增加社會經驗。 詩的直覺情感,直抒胸臆,都是離不開立意。一般在絕,律中較多,較明顯。不是說詞,散曲不講,也要講。 就說詞與曲的小令,長調,套作往采取觸景生情。先景,在情。景後,接著便是情,也有的先情,後景。夾敘夾議,情景交融。如何運用,都要在情上下功夫。就是小令,小絕,也別看其小,其內質不小。也要在社會生活情境中,也要顯現出人與人的情感來,推進故事發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小說是以人的意,推進社會故事發展,在情節中顯現,刻畫,描述的。沒有立意,就設有人的思想火花的閃現。 立意不明確,許多歷史的故事,就沒有新意,就不能育人。 生活五光十射,把多彩多姿的生活,從歷史和現實中提煉主題立意,用詩文,用小說,劄記寫出來,很有活力,詩文也就有力度,小說也就有影響。說到好說,做需要一步一步走好,一步一步邁好步,加倍努力。 下午一點半鐘,小孫童睡覺了,河畔老翁,學習上午推小孫童走的過程,寫出詩文作品,把寫,學,悟結合起來,一點一點學習創作。 學到立意,一篇詩文的主導,也是做人之道。查閱:昔日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題目新,詩也新,立意更新了。“ 這是說,寫詩文,講立意。做人,做事也是要講立意。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說那支翁雖然屢任,立意做清官的,所以宦嚢甚薄。“這是指古代有的清官,也是講立意,所做也要符合清官的。現在,人們為政,也要清廉,一言一行有個清廉立意。就是平凡人也要講為人行善良意,做人要正,要善良,不能口說一套,行又是一套。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七回:“立意出家,修修來世,也是他們的高意。太太倒不要阻了善念。”這一點,是在說,做人出家修煉行善,是為了來世,也是在講人的立意。這裡講人要為社會做些貢獻,雖然說退休了,晚年也要做些有作為的事情,也是來世一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