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灣紀事】伢兒俺的遊樂場(1 / 1)

奔出東洋沖 劍夫子 1638 字 2024-03-17

伢兒俺的遊樂場   ——奔出東洋沖之泉灣紀事④   ★作者劍夫子   【題記】童年一去不返,家鄉也難得回去(ti),但我們還有回憶……   泉灣之名源於泉,泉灣之泉,水尤清洌,春夏秋冬,四季不涸。   泉灣很小,那麼小小的一眼泉水,卻敢於鬥膽向老天爺挑戰,專門對著來。夏天,炎熱的季節,太陽像火一樣,泉灣的泉水反而特別涼快。按說逆反心理屬於孩子,泉灣年紀一大把,少說也上萬歲了吧,依然童心未泯?俗話說,老伢伢兒,小伢伢兒,看來此話不假。魯迅說過,“巖漿在地下運行”,巖漿是熱的,泉水卻是涼的,它一路蜿蜒蛇行,隻是念叨著但丁的話,“走自已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哪怕“別人”是魯迅,它也全然不顧。   它的這種犟脾氣,歪打正著,卻幫了莊稼人的大忙。“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人們割完麥子,又忙著整番薯地。挖地是個狠工夫,一人一畦,特別是大地塊兒,一字兒排開,隻見鋤頭翻飛,像比賽一樣,連腰都沒得時間伸,汗流浹背,那就讓它流吧,才懶得理它呢。   人們在山坡上割麥或挖地,渴得要命,隊長就安排我們幾個小屁孩兒下山,挑著水桶,掛著一串葫蘆和水壺,到泉洞裡取水,那是天然的礦泉水,並且還是免費的。到了泉灣,先洗一把手,把手上的汗水沖光,再雙手相並,捧起水,仰起頭,那泉水就流進嘴巴,流進喉嚨,流進毛孔,三萬六千個毛孔,處處都涼沁都舒暢,清涼解渴,真是爽歪歪呀!   然後哩,我們才不慌不忙地打水,用葫蘆或水壺灌水,最有意思。直接往水中一按,泉水就一股勁兒往裡麵鉆,咕嚕咕嚕地叫著喊著,水麵上還冒出一串串水泡泡,好像唱著歡樂的歌。泉水們著急,我們可不慌,如果不是隊長那雷公樣的臉,還有伯伯叔叔嫲嫲嬸嬸大哥大姐們那口渴的神態,恨不得就一直這麼灌下去……   因泉水而成的小溪,又是一條“界溪”,跨過小溪就是大巖村的地盤,而我們溫崗13隊在這裡卻有一塊飛地。緊傍溪水的邊上,一道道沙丘隆起,沙丘上點綴著一些桐子樹,零零星星,不很規則。那是一個以糧為綱,寸土必爭的年代,樹間乃至樹下的土地,自然不會讓它荒著,就栽上番薯或者種上綠豆。   翻撿番薯藤,或者撿綠豆的時候,天氣特別熱,那塊地也不大,有時就是我們幾個小屁孩兒去。歇氣時,忍不住就往溝裡跑,幾個調皮膽大的,如建初/海寶兒等,順勢往沙坡上一坐,“吱呀”一聲,就直接就滑下去了。天高皇帝遠,大人暫時不在眼前,當然也沒跟屁股打商量,下去時還順便把桐子葉摘了一片。先把桐葉在水中沖洗乾凈,再卷起來,形如喇叭或漏鬥,再掬水入口,更有一種特別的滋味。   水流清澈且不深,遊魚細石,直視無礙,魚兒不多,但螃蟹卻不少,翻翻那些臥著的石頭,如果運氣好,就會翻到幾個“橫行將軍”。當然,有時防不勝防,就會被它的大夾子夾得叫天喊地;也有不小心踩上石上青苔,“撲通”一聲跌入水中,變成落湯雞的……不管怎樣,這裡曾經是孩子們的樂園。   整個熱天,泉灣的水就一直這樣流著,給故鄉的人們送來清涼的慰藉,也給我們這些孩子帶來無窮的歡樂。陰晴圓缺,悲歡離合,都隨潺潺   的流水,流向遠方……   ★泉灣的故事,一輩子講(gang)不完;就像洞中的泉水,永遠流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