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黑杜酒(1 / 1)

90年代初,家家戶戶喝的最多的是黃酒和白酒,不過酒類在那個年代不是經常能喝上的。東城市以北的一座城鎮盛產黑杜酒,相傳由“酒仙“杜康所創,故得名。當年杜康在家鄉以高粱、玉米等糧食釀製出著名的“杜康酒“後,偕同好友劉伶雲遊四海,來到江南,並隱居於此城之城東。杜康用江南糯米經蒸熟後發酵釀製的米酒,酒性綿厚醇甜,更適合江南一帶人飲用。   老太公在晚年時期,省吃儉用,從不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為雅興。母親告訴我,老太公的家在草立州。那時候,東城市叫東城縣,在草力州管轄內。老太公的祖父是草立州當地最大的鹽商,後因老太公的父親在處理鹽務事宜去世在他鄉,老太公父親的兄弟用盡手段將他們母子二人趕出府邸,並且霸占了老太公父親的家產。老太公隻得跟隨他的母親來到東城縣相依為命。來到東城縣,老太公找到了一家米行做了學徒工,雖然沒有工錢可至少不會餓肚子。畢竟是鹽商家族的人,老太公從小對經商頗有天賦,很快就從學徒工中脫穎而出受到了大掌櫃的賞識,簡單的拜師儀式後便納為關門弟子。多年過去了,大掌櫃變成了老掌櫃,老掌櫃沒有子嗣便放手把生意交給老太公打理。沒過多久,老掌櫃因病去世,去世前把所有的米行托付給了老太公。老太公沒有辜負老掌櫃的期望,不到三十歲就成了東城縣最大的米商,其新商鋪設有多處。運米範圍更是擴展到了武縣、江口等地。   老太公有一個珍藏了多年的酒壇子,一直用來存放黑杜酒。直到有一天在和我父親談心的時候不小心把酒壇子打碎,老太公坐在凳子上一句話都沒說,隻是呆呆地望著父親收拾著散落一地的黑杜酒和酒壇子的碎片。父親告訴我,當時老太公看著地上默默地流淚,那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老太公流露出那種讓他一輩子也無法忘卻的眼神。在老太公過世後,父親每次談起這件事情都非常自責,責備自己那時候太年輕沒有考慮周到,沒有給老太公多備一些酒。   那時候,我上幼兒園,父母親給我買了一輛小三輪車。於是我騎著小三輪車到處玩,一會兒到這裡,一會兒到那裡。直到有一天,外麵下著小雨,我騎著小三輪車,在家門口一路騎出了小區。而老太公、老太太和父母親,以為我隻是在院子裡玩,等發現我不見了的時候,都急得手足無措,父親還特地跑到派出所報案。其實,我是騎到小區旁那裡的小醫院,不為別的,因為那家醫院旁有個賣玩具的店,我也隻是坐在小三輪車上看看。不知道過了多久,父親突然出現在我眼前,把我一把抓住,用拖鞋在我屁股上抽了好幾下。我就這麼光著腳,邊哭邊跟著父親回家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已經闖禍了。老太太有心臟病,因為我突然不見了,老太太心臟病突然就犯病了,而母親在家也邊哭邊準備送老太太去醫院。這時,他們聽到外麵有哭聲,就都跑了出來,看到我頭發、衣服全濕了,光著個腳,老太公忙把我帶進屋裡。母親擦了眼淚,就開始訓斥我,說我不懂事,讓大人擔心。當母親要再打我時,老太公和老太太都擋著,因為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加上老太太看到我回來後,病情也有所好轉。父親坐在凳子上不說話,而母親就直接把我的小三輪車從院子裡扔出了外麵,等父親再去找時小三輪車早就不見了。那一晚,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睡著的,隻知道跟著老太公和老太太就特別安心。   兒時的記憶是短暫的,記事起到現在,那時候的事情還能記得多少呢?   每當經過那兒時記憶的老房子總會有那幼稚卻又很真實的幻想,如果兩位老人還在世,我會經常帶著老太公愛喝的酒和老太太愛吃的糕餅來看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