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吧,大家繼續工作。” 後麵幾段話,周誌翔的節奏非常快,沒有給大家提問的機會,而且會議一結束,就直接打開會議室的門離開了。 大家則陸陸續續的走出會議室,與開會前的狀態不同,大部分人的臉上都充滿著迷茫,不知道接下來的路怎麼走。 大家一邊回座位,一邊討論著。 “唉,打工人就是這樣的命運。”張文娟感嘆道。 “有什麼辦法呢?今年下半年,已經有很多科技公司開始大裁員,至少年底之前咱們還是好好的,老板已經在前麵幫我們頂了半年的壓力了。”蔣清在旁邊安慰。 “難怪老板喜歡你,善解人意,說話又好聽。”張文娟撇撇嘴。 “均勻,你害怕嗎,有什麼打算?”張文娟又問向旁邊的均勻。 “沒有什麼打算,不過有一點老大說得對,我們要更努力的工作,讓客戶覺得拋棄我們,是他們莫大的損失。”均勻心不在焉地回道。 “可我現在一想起老大的話,就感覺沒力氣。” “沒工作了可怎麼辦?到時候你一定要罩著我們呀。” 研發部的員工按照技術能力排名,均勻絕對是前三的存在,張文娟這是想提前抱緊他的大腿。 均勻笑了笑,沒有接話。 “不過有一點,以後大家做好手頭的工作就行,不許再加班了。”一邊的蔣清插話道。 說著又看向均勻和孫明輝,“尤其是你們兩個,咱們組的兩大金剛,除了吃飯就是工作的習慣,以後要改改了。” “行了,知道了。”均勻回復了一聲回到座位上,開始總結今天的工作。 孫明輝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幾個小時後的辦公室,大部分的燈都關掉了,唯一亮著的燈,照著下麵的均勻和孫明輝。 是的,兩大金剛又加班了。 均勻是因為白天大部分時間,思緒不在工作上,當天任務沒有完成,不得不留下來加班。 等他回到家時已經晚上十點,忙碌的一天,再加上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不順,他的頭懵懵的,想立刻倒頭就睡。 “事情總要一件件解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要做。” 他洗了把臉,讓自己稍微清醒了一些,然後給爸媽打了個視頻。 這個點孩子已經睡了,他便和他的爸媽了解了下今天發生的事: 一大早,小依依嚷著要去院子裡吃葡萄。小敏帶著孩子過去的時候,發現最外邊一串紅透了的葡萄不見了。 她火氣上頭,大聲吼叫著,“誰把孩子的葡萄吃了。” 均爸聽到後來到葡萄架前,“大概是你媽吃了,葡萄架裡邊還有熟透的,可以摘給孩子吃。” 均媽聽到動靜也走過來,看到小敏在發脾氣,站在一旁沒有說話。 小敏聽了均爸的話很生氣,“裡邊有熟透的,那你為啥要吃外邊的,不知道那是給孩子留的嗎?” 小敏是一個不善於表達和控製情緒的人,不開心的時候,他會告訴自己要忍住,不要生氣。可是往往忍住了言語上的發泄,卻忽略了表情動作。於是經常拉著臉,或做出摔門和用力拿放東西的舉動。 這就導致均勻的爸媽不知道她為什麼生氣,隻看到她一直拉著臉。再加上她的大聲指責和質問,均爸覺得長輩的尊嚴受到了挑釁,“既然葡萄是給娃留的,你有告訴過我跟你媽嗎?” “既然沒告訴,那葡萄是寫你名字了?不能給人吃!” 不歡而散之後,均媽去廚房繼續準備早餐去了,均爸一臉氣憤跟了進去。 不一會,小敏來到廚房找水喝,生氣地白了均爸一眼。 均媽看到她抱著孩子,就倒了一杯水遞過去給她。 也許是心裡的氣還沒有完全發泄出來,小敏拿到杯子後,狠狠地摔在地上。 正是這一摔,均爸的脾氣徹底爆發,“你在乾什麼?” “你媽每天給你帶孩子,從一大早忙到深夜,收拾家裡,給你和孩子洗衣服,給你和孩子做飯,看這一天天有過停歇嗎?” 小敏也不甘示弱,“什麼叫給我帶孩子?這不是你家的孩子嗎?孩子跟的是你的姓!人家哪家公婆不是主動帶孩子。” 均爸氣得發抖,“好像你媽給你帶孩子就是應該的,那你媽有個怨言沒?你又是怎麼做的?” “你見哪家媳婦整天拉著個臉?哪家媳婦整天在房間裡摔東西?哪家媳婦對著自己的孩子一個不高興都開罵?一歲的孩子他懂什麼?” “你又見哪家的媳婦當著公婆的麵摔東西?你就不懂禮貌,你爸就沒有把你教養成人!” 小敏的情緒也因為這一句「你爸就沒有把你教養成人」被徹底點燃,再加上平時的壓抑,渾身發抖,一臉的猙獰。 不過她生生地忍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有再說什麼。然後把孩子抱給均媽,走出了廚房。 再下來就是小敏給均勻打電話,讓他回來離婚,接著就離開了家。 中間敏爸(均勻的嶽父)打過一次電話,開口就有些陰陽怪氣,“怎麼聽說你要小敏在葡萄上寫名字?” 均爸聽後立馬就掛斷電話沒再理會。 均勻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事情的經過,他沒有插話,也沒有表態。他知道這是父母的一麵之詞,人在表述一件事情的時候,記憶會刻意忽略掉一些不利於自己的細節。 掛斷通話之後,他無力地躺在沙發上,“小伊伊,媽媽和爺爺吵架的時候,你一定很害怕吧!可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關心你。一想到你無助的大哭,爸爸的心裡很難過。” 他沒有聯係小敏,因為實在無法理解,“小伊伊是那麼依賴和親近你,而作為一個媽媽,你怎麼忍心把她一個人留在家裡呢?” “你可真會給我出難題啊,把我們的爸媽牽扯進來就已經很嚴重了。為什麼還要找別人出頭呢?這可是在農村呀,不出兩天,全村人就都知道了。”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件事情很難說清楚是誰對誰錯,站的立場不同,對事情的理解也不同。 “小敏對爸媽的態度確實不好,再怎麼也不能沖撞長輩呀!即便你是對的,說出去也理虧。” “可你是我的老婆,是孩子的媽媽,不論怎樣,我都應該和你站一邊。” 夾在老婆和父母的中間,均勻感覺很難受,腦袋裡不斷想著事情的經過,想著怎麼解決。
第四章 揭開矛盾的1角(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