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沒能阻撓姚崇封官拜相後,張說可謂寢食難安,恐懼不已,他太害怕姚相公報復自己了。 為了在李隆基麵前不失寵信,他腦子一熱,想到了皇帝最喜愛的弟弟李範,於是他打定主意要找李範表表自己的忠心誠意。 然後求岐王到皇帝麵前給自己講講好話。 第一次求見時,王府典簽說岐王今天很任性,不見客。 但張說再三懇求,王府典簽隻好又進去通稟了一次。 這時李範待在內室,心想張說是腦子糊塗了嗎? 他堂堂中書令在親王府的閽室內徘徊,要是被哪個正在轉悠並且喜歡伸脖子踮腳的殿中侍禦史逮住,明天一準吃不了兜著走。 可把他晾在府門口更完蛋,畢竟是從龍功臣,李範不想張說丟麵子,便命人請他進來,然後在自己耳朵裡塞了兩團棉絮。 張說一見到岐王就開始訴苦,先是扯武則天時期自己對抗二張,不畏強權,和魏元忠一起被打入大牢,後來又說自己在太平公主離間皇帝和太上皇時冒死進諫,打消了太上皇對李隆基的猜忌,側麵促進了禪位進程。 總而言之,他對李唐皇室是大大的忠臣,赤膽忠心蒼天可鑒。 李範模模糊糊聽了片刻,從隻言片語中組織起了張說的長篇大論,心想張說的宰相怕是要做到頭,因為他並不了解阿兄的脾性。 以前李隆基做潞州別駕時,有次放假回京,拖自己出去打獵,那時兩人都是戎裝微服,他阿兄看到有豪富子弟在船上聚眾歡宴,也不打招呼,拉著自己就坐了進去,兄弟兩個準備吃白食。 周圍的豪族貴胄一臉無語嫌棄,心想這是從哪冒出來的山野村夫。 這時座中有個年輕人說:“今天我們以門族官品介紹自己。” 輪到李隆基時,李範看著李隆基大聲道:“曾祖天子,祖天子,父相王,臨淄王李某!” 下一秒,眾賓客驚散,嚇得連看都不敢再看一眼李隆基。 李範盯著空無一人的酒桌和哈哈大笑的阿兄陷入沉思。 由此小事可一窺李隆基的張狂心性,再瞧瞧張說為阻止姚崇進京封相乾的那些蠢事,樁樁件件踩在皇帝的雷點上,李隆基沒認為張說恃功自傲已經算寬容大度了。 李範見天色已晚,坊門皆閉,正在算阿兄派來的北衙禁軍啥時候到時。 突然案上燭火忽閃,一個騎白驢的老者悠然登階,而旁邊的侍從和張說視如未見,狀似瞽叟。 老者開口對李範說:“吾名張果,攸緒隱於嵩山修道,與吾頗有交情,聽聞岐王禮賢下士,不分貴賤皆厚遇之,攸緒愛喜,特求吾贈言與岐王。聖人詔諭,不可違逆,葉凈能此人道法高超卻欲心未泯,岐王可受其法卻不可受其情,而且鬼道損身,一命二用,一身雙使,岐王非修道之人,承事日久,於壽元無益。” 說完,張果拋一藥丸到李範懷中,說服用此上品卻鬼丸,諸邪皆避,然後輕拍毛驢,準備走了。 李範急了,這張果可是阿兄苦苦尋求的神仙,李隆基想要他的長生之法,趕忙說:“但求先生與我一起麵見皇帝,必以國師禮相待。” 張果笑笑,說道:“曾蒙武後召請,吾詐死於妒女廟前,肉身腐爛供蛆蟲嚙食,怎麼可以再出現在皇帝麵前?” 李範起身拜了幾拜,張果就像一陣風似的不見了,等眼前清明,巡街使已經到了王府前。 岐王府在安興坊,離李隆基的興慶宮非常近,奇怪的是,皇帝派來的巡街使並沒有立刻把張說帶去尚書省,而是護送他回到自己的府邸。 殿中監薑皎上前行禮,請岐王到興慶宮,他說:“聖人在大同殿已經等候多時了。” 李範見來的是薑皎,明白張說的下場不會太慘。 薑皎曾經受張說指示勸李隆基任命姚崇去當河東總管,被李隆基罵欺君,薑皎的九族都差點被他坑死。 興慶宮大同殿是皇帝供奉道教始祖的地方,裡麵塑著的都是道教排的上名號的人物。 李範被宦官引到殿門前,高力士見岐王來了,立即迎了上去,他見岐王目光沉穩,一臉淡然,心裡更放心了。 進到大同殿,李範見皇帝身邊果然坐著葉凈能,他瞥了一眼起身的葉凈能,便朝李隆基跪了下去。 李隆基伸手扶住他:“四弟,張說到你府上都閑聊了什麼?” 李範將塞耳朵的棉絮取出,放在手中。 兄弟兩個相視一笑。 然後李隆基向李範說了自己想籌辦鎮詭司的打算。 “朕知道你一向不愛理俗務,但長安最近詭事頻出,必須要有人替朕管理這非常之事。” “鬼心都是長在人肉上,臣就算答應陛下,可是其中牽扯繁雜,刑部大理寺以及各軍衛又會如何看待,而且臣是陛下的弟弟,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讓臣親自掌管鎮詭司,恐怕不太合適。” 李範說話點到為止,他的未言之意李隆基明白,身為實封五千戶的大唐親王,先天政變中立下不世之功的皇帝的歐豆豆,若在處理詭案時和朝廷大臣有牽扯,難保他人不會認為這是一種政治信號而妄加揣測。 “朕早想到了,所以特來請你和朕一起決定要扮演的人選。” 啥玩意,搞同族啊。 李範無語的看著李隆基掏出來厚厚一本宗譜,兩兄弟頭挨著頭研究了一陣,然後尷尬的發現因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表演次數太多,加上祖母的大清洗,他倆一時之間竟找不到和李範年齡相仿的宗室子弟。 本來李隆基是這樣打算的: 自家老弟政治代表性太強,因此他準備找個血緣關係不遠不近的宗室子弟,讓李範頂替他的身份當幾年鎮詭司主管,等後繼有人,再做回他的逍遙親王。 選人這方麵李隆基考慮了很多,要找次子或幼子,血緣不能近,最好身體有毛病,令人覺得這鎮詭司既能象征李唐皇權統管萬方,又不能代表皇帝的個人意誌,且自身形成不了什麼勢力。 兩人摸著下巴翻了半天宗譜,最終決定選光祿卿李禕第三子李峴,李禕是太宗皇帝的曾孫,治家嚴謹,人品超級好,隻是他的三兒子今年還未及冠。 李隆基看了看四弟,相貌清俊,顏容典雅,就是這胡子…… 李範意識到阿兄眼神不對,連忙聲明自己絕對不刮胡子。 “我把二張密藏的字畫全給你。”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