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華采樂章(6)(1 / 1)

柳永之白衣卿相 春汐.Z 3463 字 2024-03-17

六   窗外雨打芭蕉的聲音敲得人心煩意亂,外麵的夜晚是那樣的幽深和不平靜,室內一盞孤燈映照著兩個相擁在一起的身影。蟲蟲幽幽地道:“願七哥放心,我等眾人已商定近日就聯係書商洽談刊印,現已頗有眉目,就按你自己命名的,叫做《樂章集》,大家都表示絕不辜負柳郎為歌女之千古相知者的一番情義。”   柳永感激眾歌女之情意,更是心疼蟲蟲,越是見蟲蟲體貼自己,心中越是放心不下,一旦自己棄世,剩下蟲蟲自己可怎麼辦呢?他的心中越益淒涼,吟哦再三,提起筆來,手抖得寫不成字,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蟲蟲也傷心地陪著落淚,啜泣著道:“七哥你說我來寫。”   兩個人終於寫成一首長調《戚氏》,墨跡都乾了,紙上的淚水卻久久未乾。   詞道: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   梧零亂惹殘煙。淒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   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   遞,行人淒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   蛩響衰草,相應喧喧。?孤館度日如年。   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   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   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   延。?帝裡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   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   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利名、憔   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   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   向曉,抱影無眠。?   (庭軒:庭院裡的長廊;蛩:即吟蛩,蟋蟀;嬋娟:本指容貌姣好,亦喻月光潤澤。)   金風、青燈、黃卷、玉手,憔悴、淒清、追悔、無奈,柳永嘆息一聲:“也許這是我今生最後一首詞了!”他將頭倚在蟲蟲削瘦的肩頭上,再也無言。   一個在宋詞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功績的詞壇大家柳永,用他畢生的心血和永不磨滅的理想追求,在他的心目中女神,永遠不離不棄的紅顏知己幫助下,完成了他一生摯愛永不放棄的填詞事業,填下了此生最後一首詞《戚氏》。   《戚氏》一詞是首長調,共計二百十二字,分為三疊。蟲蟲問是否這是你寫的最長的一首詞?柳永想了想緩緩道:“應該還有比這首更長的,好像有個詞牌叫《鶯啼序》的,比這個還長,我也曾用過,隻是不記得了。看來這首戚氏應該是最長的一首,也可能是我今生最後一首詞了。”   蟲蟲輕輕道:“七哥這首詞真好,簡直是你一生的寫照,你的人生就像《戚氏》一詞,以長調收場,盡管有些淒涼沉悶,其間也有蒼涼悲壯的意境。羈旅愁思、宦海浮沉、知音伴侶、歌舞情懷、狂朋怪侶,畫角聲殘,道盡了你幾十年的人生腳步啊!”   聽說柳永在病榻上又填首新詞,許多人都來索要,令人無法休息。瑤卿想了個辦法,索性寫到寺院外麵的白墻上,誰喜歡誰就去抄。   那麼誰來執筆?自然非瑤卿莫屬。幾個姐妹研足了墨,找來幾管大號毛筆,眾人簇擁著瑤卿,捧著筆墨來到寺外。許多人便圍了上來,有官人、商人、和尚、道士、大人小孩、婦女、遊客,更多的是來自四麵八方的歌女。   瑤卿端詳著這麵長長的粉墻,有些躊躇,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執筆方待要寫,一個雍容華貴的婦女擠到瑤卿身邊道:“還是讓我來寫吧,我要為七哥做最後一件事,也請你們轉告七哥不要記恨我。”   說罷奪過筆來,飽蘸濃墨,筆走龍蛇在粉墻上寫下一篇行書體的詞章,圍觀之人對這女人的書法贊嘆不已。   瑤卿自嘆不如,在這粉墻上寫字不比鋪在桌麵上的紙上寫字,需懸腕凝神,還要使手臂揮灑自如,很是吃力,而要將這麼長的一首詞一氣嗬成地寫下來,而且還是如行雲流水、酣暢自如,其功力非凡可想而知。   蟲蟲和瑤卿細看這位女子,竟是多年音訊皆無的趙香香。   趙香香寫罷,已是滿臉淚水,擦拭著走下山去,任憑蟲蟲眾人呼喚,再也沒有回頭。   七   聽說柳永將要把自己畢生所填之詞結集出書,這對於書商們可是一件天大的事,以往有些書商將流散的柳詞收集十篇八篇的印成冊子,便可賺一大筆錢。如今這可是一部完整的書,若是把出版刊刻的權力拿到手,那真是財源滾滾了。   各地書商紛紛湧來,多為汴京、杭州及本地鎮江、揚州、金陵等地知名的書坊,一撥一撥的書商來了去,去了來,開出的條件也都一個比一個優惠,弄得蟲蟲等人也拿不定主意。最後還是決定由柳永拍板。   趁著今日柳永精神狀態不錯,出版商分成幾撥進入柳永房間,自從柳永重病以後,搬到一間五開間的大房間,廳堂很寬大,柳永住在東廂,西廂是蟲蟲、瑤卿等人住,方便照應。   柳永坐在廳堂臨時擺放的床榻上,靠著鬆軟的靠墊接待了兩批書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第三批又進來幾個人,略作寒喧,各人闡明態度。柳永見其中兩個人,老的四十歲上下,年輕的不足二十,除了老者臉上有幾絡胡須外,兩人長得極像,麵像敦厚,沒有一般商人的奸猾或精明勁,一問才知是父子倆,就是鎮江的書商,有名的麻沙書坊。   柳永端詳了一陣,又略略問了幾個問題,一笑道:“就是這父子倆吧,請多費心。”   父子倆個驚喜萬分,連連施禮,表示一定要用最好的刻工和最好的紙張,不會讓你這聞名天下的大才子失望!”   臨走時那位年青人又說柳屯田的運氣就是好,最近剛有個叫畢昇的人發明了一種活字印刷術,就是用膠泥燒成字,再拚成板去印,這種印刷術印出的書質量又好,印的又快,我一定盡快掌握這種辦法去印此書。   待到書商都走了後,蟲蟲、瑤卿幾個人立刻圍了上來,問道:“你怎麼一下子就看中這父子二人了,後麵還有好幾撥書商等著哪?”   柳永淡然一笑:“其實我們再見多少書商又有何用?無非聽他們自己說,說得再天花亂墜,我們也不知實情,實在的我們也是不懂。這父子二人麵相憨厚,長得極像。用他們書商的話來說,這是原版初印,神氣一絲不走,可知決不是翻板贗品,想必印我這書時也決不會糊弄。”   眾歌女聽得咯咯地笑,“七哥還是這麼有意趣,原版初印,哈哈,神形不走,哈哈,好久沒讓我們這麼開心了!”柳永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也還保持著樂觀心態,或者說他希望在歌女和世人心中永遠留下一個美好的形象。